這禮拜到白河關子嶺的大仙寺逛一逛,本篇是這一次去大仙寺的紀錄。
白河大仙寺(亦稱火山大仙寺、關仔嶺大仙寺,簡稱大仙寺,俗稱舊巖)位於台南市白河關子嶺,屬於台灣的三級古蹟,鄰近濟宗佛寺,與俗稱新巖的火山碧雲寺合稱為南瀛八大景之關嶺雲巖。
建築風格不同於台閩一般寺廟,大雄寶殿整體外貌仿日本佛寺,內部主導為北部漳派首席大木匠陳應彬、及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,可說是以中國寺廟建築為體,以日本佛寺外貌為表,另創佛寺新面貌。
到了大仙寺,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這個紅色牌樓。
停車場旁有大仙寺的介紹。
為國內佛教九大門派之一,係國家核定之三級古蹟,南台灣第一古剎,建於清康熙年間,主祀釋迦牟尼、觀音菩薩、三寶佛祖、地藏王菩薩、其寺廟具有大陸神州氣象之風格,不同於一般寺廟建築造型,建築群配置承襲中國佛寺建築的傳統,環境清幽雅節,寺內供奉有開山法師舍利供民眾觀賞,禮佛、觀賞兩相宜,在明鄭明代由大陸來台墾居的人民愈來愈多,當時參軍陳永華將軍便邀請參徹禪師來台灣講授佛理。
禪師從龍岩出遊,路經岩井,在石几上休息,想不到隨身攜帶的佛像竟然抬不動了,他想此地必是個有佛緣的地方,便在此地結茅定居。
大仙寺位於臺南市白河區仙草里枕頭山西麓,位在關仔嶺群山尾閭,當地人稱此為舊岩,稱距此不遠的碧雲寺為新岩,傳說兩寺地理也是相關聯。大仙寺為「仙人拋網」靈地,碧雲寺為「半璧吊燈火」靈穴,兩處一脈,靈光互映。
大仙寺是國家核定的三級古蹟。
在寺廟的左側(龍邊)有一座龍池。
龍池內有一尊觀世音菩薩。
這是大仙寺的小山門,建造於民國三十九年,正門為工字平面,兩側門作外八字傾斜四十五度與圍牆連結,山門屬於牆門式,屋面短而屋脊低緩。中間作三川脊,邊門及圍牆頂亦作燕尾脊。高度漸次降低,邊門為圓拱門,圍牆亦作竹節窗,整體造形富有變化。
小山門外側寫的是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「佛法無相現妙相,門通十方無去來」。
這是從內部拍攝的小山門,內側寫的是「海天佛地」,「回向無生曰清淨,了脫塵緣證菩提」。
側門與圍牆。
這是大仙寺小山門及圍牆修建紀要,因為反光的問題,所以斜斜的拍,這樣文字比較清楚。
今天我們來這裡逛的時候,一開始感覺沒有很多人,隨後來了一團進香團,突然就熱鬧起來。
這次來的神明還滿多的。
這就是進香團的盛況。
一瞬間大雄寶殿湧進滿滿的香客,主爐的香都插滿了。
這些是這次來的神明。
天宮爐也是滿滿的香。
雖然這個進香團人非常多,不過大家上完香過後,很快又離開了。
沒過多久神明就要回駕了。
神明不管是入廟或返駕時,都必須於香爐上通過,恭迎神像過爐有尊敬及吸收旺盛爐火之意。
進香團離開之後,人又變得很少了。
這是大仙寺大雄寶殿前的匾額。
寺廟前的榕樹。
這是大雄寶殿後方的走道。
這些應該是以前留下來的柱礎,這應該都算是古蹟。
這是觀音寶殿。
這個應該是九品塔吧。
在更後方還有一座地藏寶殿。
地藏寶殿中除了供奉地藏王菩薩之外,一般的祿位也是放置在這裡。
在地藏寶殿旁邊還有準提殿與祖師殿,雖然已經完工,但是尚未落成,所以還沒開放。
不過光看這個建築就感覺很漂亮。
建築物上面的木頭雕刻與圖案真的都很漂亮。
這兩個殿未來將等三寶殿建設完成後一起落成,未來有機會的話再來參觀。
雖然尚未開放,不過還是可以拍一下這個門口的獅頭門環。
這個獅頭雕刻真的很漂亮。
大仙寺這裡還設有餐廳,吃飯時間有提供素食,香客可以來這裡用餐。
拜拜完要離開前,記得要把金紙拿去金爐化掉。
這是大仙寺門口的石獅子,這張照片是在我要離開前拍的,大約下午四點半,夕陽照下來還滿好看的。
這次來大仙寺行程有點趕,所以沒有拍很多照片,剩下的就等下一次有機會來的時候再說了。